昆士蘭州擁有1.4億公頃優質農業用地,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農業大州,昆州可持續的農業技術與正在引領行業發展。
7年前,昆士蘭州的一對農業愛好者來到中國,源于對農業的熱愛,與中國的農民與從業者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合作。
中澳農業深度交流
開創有害生物綜合治理
2017年6月,源自對農業共同的愛好,昆士蘭州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Pty Ltd的David Frederick
Hine和Heather Janice Hine與中國山東省山東愛樹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劉明結識,圍繞有害生物綜合治理
開啟了長達7年的農業知識交流。
David和Heather掌握豐富的農業知識和田間管理經驗。因為熱愛中國農業,他們曾多次來到中國,和中國的農民
一起在田間工作。
David和Heather在中國工作照片
他們感受到了中國政府近年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視,并發現中國農業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。
除了優質種子、化肥、農藥這些優質的農資產品,他們意識到中國的農民更需要知識,比如了解土壤、肥料的應用
方法、殺蟲劑的作用方式和種類等。
劉明是一家昆蟲信息素生物藥品研發與生產企業的負責人,該企業坐落于山東省東營市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
業示范區(以下簡稱黃三角農高區)。
2018年4月,David、Heather和劉明正式簽署了中國區農業培訓商務合作協議。期間,David和Heather來到中國
各地的農業生產現場考察、指導,為省、市級農業主管部門、農場主培訓指導。
編制IPM管理田間種植指南
“期待更多農民接受專業培訓”
為了親自實踐農作物IPM管理工作,劉明承包了當地122畝金銀花基地,在黃三角農高區建立了小麥、大豆IPM實驗基地。
金銀花和小麥基地照片
7年的學習,劉明對農業的認知產生了根本性的提升,他認識到農民擁有IPM知識的重要性,它是指導農業產業振興的
必須通道。低成本、優質的農產品在中國是可以實現的,中國農業的可持續道路并不遙遠,在這之前,有一項重要工作
需要堅持——農民培訓。
2022年開始,劉明開始加強和東營市政府、黃三角農高區科技局、農業農村局的交流,連續兩年申報東營市外國專家引智項目。
他們在黃三角農高區的幫助下得到了東營市政府的外專資金支持,并制定了編制農作物IPM田間種植指南的工作計劃。
目前他們已經編制完成了金銀花全程管理技術規程、冬小麥IPM管理田間種植指南,2024年6月,他們將完成大豆IPM
管理田間種植指南。
2025年,他們計劃第三次申報外國專家項目,繼續完成設施蔬菜和果樹的IPM管理田間種植指南工作。
編制的金銀花和小麥手冊封皮照片
他們期待未來可以將這些知識手冊出版,讓更多的農民看到,同時他們希望和職業農民培訓學校合作,讓更多的農民接受
專業培訓。
Heather說:“在農業中,每個部分都影響許多其他部分,因此,我們必須把基本面搞好,沒有一個單獨的單元可以獨立
支撐。農業從來就沒有靈丹妙藥,我們只是想恢復農業原本的樣子。”
上一條:公司參加黃三角農高區鹽堿地特色農業成果推介會
下一條:公司信息素產品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 |
返回列表 |